近日,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《上海市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(2026-2030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方案》)。
《行动方案》提出,加快构建全市“1+2+3+4”下一代显示产业体系,以终端需求作为龙头牵引,发展两大技术路线,布局三大未来方向,攻关四大核心环节。到2028年,打造产业链完整、产业生态完善、技术水平领先的下一代显示产业集群,与全国产业链深度联动,锻造一批长板环节。到2030年,下一代显示产业竞争力、配套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产业链更加完整、更有韧性。
强化终端引领作用,促进显示技术创新发展。一是以智能眼镜带动显示技术创新。积极布局智能眼镜生产能力,建设智能化、无人化产线。发展AI+AR、AI+MR等多形态眼镜产品,以终端集成培育多技术方向微显示生态链。二是探索更多下一代显示终端应用。基于下一代显示技术,加强车载显示的产品形态创新,加大在车载仪表盘、中控显示、后视镜、抬头显示(HUD)、后座娱乐、智能座舱等部件的应用。探索全息显示、电子纸显示、量子点显示等未来显示技术的应用创新。
聚焦两大发展路线,提升产业技术能级。一是强化Micro LED核心能力。面向元宇宙AR/MR等智能显示终端,重点支持全彩Micro LED微显示器量产。二是提升硅基OLED技术水平。面向元宇宙VR/MR等近眼显示,支持超高分辨率全彩硅基OLED微显示器研发和量产。
培育三大前沿方向,加强未来显示技术储备。一是加大全息显示技术布局。支持无介质3D全息显示技术及产品研发与产业化,鼓励全息显示与元宇宙、数字人等结合,提供3D显示新模式、新应用。二是加强电子纸显示创新应用。重点支持电子纸高分辨、大尺寸、彩色化、柔性化的核心材料、工艺的研发。鼓励研发支持动态显示的新型电子纸材料。探索建设电子纸创新中心,整合行业资源协同创新,扩大电子纸生产、应用等生态圈。三是支持量子点显示技术突破。推进量子点主动式发光显示技术的产业化发展等。
发展四大核心环节,提升显示供给竞争力。包括:提高光波导供给能力、扩大显示芯片优势、填补核心装备缺口、补齐关键材料短板等。
此外,为持续优化显示产业生态,上海将发挥“AI+显示”赋能作用,生产端,通过AI算法对显示像素优化,提升显示产品的性能和良率;在应用端,持续开展基于AI眼镜的人机交互算法、大模型及应用场景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开发,强化显示技术与手部识别、眼动追踪、头部检测、实时渲染、图像重构等多模态交互功能的结合。
同时,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,打造三大特色显示产业集群,即:支持临港建设聚集光波导晶圆加工、光学模组、微显示器、智能眼镜终端的微显示产业集群;支持静安中环两翼、浦东金桥推进超高清产业集聚,实现超高清显示技术和终端产品研发;支持金山打造涵盖显示面板材料、设备、终端整机的OLED产业集群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山西智睿祥新能源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上海将布局智能眼镜生产能力,探索全息显示、电子纸显示等应用创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