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读|诗画阿尔山

夜读|诗画阿尔山

zdgjhnb666 2025-07-15 好物推荐 4 次浏览 0个评论

“巍巍大兴安,梦幻阿尔山。”在未踏足这片土地之前,这句话便如灵动的乐章在心间反复奏响,撩拨着我对阿尔山的好奇与向往。

初到阿尔山,零下39摄氏度的低温宛如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霜风暴,瞬间打破了我对寒冷的认知。从机场到停车处,短短30米的距离,却似穿越了一个冰冷的时空虫洞。风裹挟着雪,如千万根冰冷的银针,带着刺骨的寒意,瞬间穿透我层层包裹的衣物,直抵骨髓,让我这个来自南方的旅人,真切领略到了何为真正的严寒。那是一种能穿透灵魂的冷,不同于以往经历过的任何一个冬天。同行的当地战友轻描淡写地说,这里的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五十多摄氏度,我难以想象,那是怎样一种酷寒的景象。

然而,在这片冰天雪地的世界里,却有一群可爱可敬的人,他们宛如边疆的守护神,常年驻守在这里,用青春和热血,书写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赞歌。

走进部队营区,仿佛踏入了一个由冰雪雕琢而成的艺术圣殿。战士们精心雕琢的雪雕,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熠熠生辉。“逐梦前行”“铸梦强军”“筑梦北疆”,这些充满力量与激情的雪雕作品,宛如战士们心中燃烧的火焰,彰显着他们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念。那栩栩如生的国门雪雕,更是凝聚着战士们的心血与智慧,诉说着边防军人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。

在距离营区不远处的三角山哨所,一棵“相思树”宛如一位深情的守望者,静静地伫立在岁月的长河中,格外引人注目。

三角山哨所的“相思树”。作者供图

时光回溯到1984年初夏,时任连长李相恩为救战友,毅然决然地跳入哈拉哈河的急流中,被汹涌的河水无情卷走。他的妻子郭凤荣,怀着无尽的悲痛与思念,在哨所旁种下了一棵樟子松。此后,每年她都会带着孩子回到这里,守望着丈夫曾经坚守的地方。后来,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还托人把骨灰撒进哈拉哈河畔,只为能永远陪伴丈夫守边关。这棵“相思树”,铭刻着一段凄美而又动人的爱情故事,见证了爱情的坚贞,也见证了军人的担当。站在树下,望着树枝上悬挂的雪和洁白的哈达,我不禁为之动容。

跟随巡逻官兵踏上巡逻路,我才真正体会到他们的艰辛与不易。这条路,是官兵们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用脚步丈量出来的,在大雪封路的日子里,他们硬生生地在厚厚的积雪中开辟出一条通道,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困难。路旁的积雪,有的没过膝部,有的齐腰深,每走一步都无比艰难。然而,官兵们却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环境,他们身姿挺拔,步伐坚定,不畏严寒,不惧艰辛,始终坚守在巡逻岗位上。

阿尔山的美,不仅在于感人至深的戍边故事,还有那独特的自然风光。

站在三角山哨所远眺,冬日的阿尔山宛如一个梦幻的冰雪王国。一片银白的世界中,茫茫雪野与挂满雪的白桦、樟子松相互映衬,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纯净的色彩勾勒出的一幅绝美画卷。远处的努木尔根河,结冰后被厚厚的雪覆盖,如同一条沉睡的巨龙,静静地躺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,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,静谧而又神秘。而哈拉哈河,作为中蒙两国的界河,有着“屏障”之意,它蜿蜒流淌,如一条蓝色的丝带,在冰雪的世界中舞动。

阿尔山,这座位于大兴安岭林区腹地的小城,有“中国天然氧吧”之称,夏季平均气温22摄氏度,是无可比拟的“天然空调”,让人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丝丝清凉。而冬季,长达7个月的雪期和厚厚的积雪,又让它成为了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,仿佛一个童话中的仙境。这里还有珍稀独特的温矿泉群,浸泡其中,温热的泉水轻轻抚摸着肌肤,能洗净疲惫,忘却尘世纷扰,让人感受到身心的放松与愉悦。不冻河在冰雪中热气蒸腾、流水潺潺,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
在阿尔山的日子里,我被这里的一切所深深感动。感动于边防军人的坚守与奉献,他们以白桦品格、樟松意志,守护着祖国的边疆;感动于“相思树”背后那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军民情深,它如同一股暖流,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;感动于阿尔山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历史文化,它如同一本厚重的史书,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。

“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其实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。”离开阿尔山后,我常常会想起这句话,想起那些在严寒中坚守的边防军人,想起那棵“相思树”,想起阿尔山的雪,阿尔山的河……

转载请注明来自山西智睿祥新能源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夜读|诗画阿尔山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