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事·战高温 | 全球热浪提前来袭,气候警钟再响

城事·战高温 | 全球热浪提前来袭,气候警钟再响

zdgjhnb666 2025-07-10 数码科技 4 次浏览 0个评论

据新华社报道,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9日发布报告说,全球刚刚经历了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。报告显示,6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6.46摄氏度,仅比2024年6月和2023年6月分别低0.2摄氏度和0.06摄氏度,但较工业化前(1850年至1900年)水平高出1.3摄氏度。

当地时间2025年7月9日,日本东京持续高温,人们在街头打伞躲避阳光,用风扇纳凉。

此外,西欧地区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,平均气温达20.49摄氏度,刷新了2003年创下的纪录。欧盟气候监测机构科学家尤利恩·尼古拉斯指出,热浪正在更早、更频繁、更猛烈地影响欧洲,这一趋势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,气候危机的紧迫性不容忽视。

当地时间2025年7月8日,希腊雅典,游客们撑伞走过关闭的雅典卫城。受持续四天的热浪影响,希腊顶级考古遗址雅典卫城部分关闭,作为保护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紧急措施之一。

当地时间2025年7月8日,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,中央广场,气温约33摄氏度,一名儿童在喷泉中纳凉。

当地时间2025年7月8日,土耳其伊斯坦布尔,一名女子在炎热的夏日里遮阳。

当地时间2025年7月8日,德国巴伐利亚州兰德萨克,当地遭遇高温干旱天气,葡萄园作物发黄枯萎。

报告显示,欧洲西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在6月中下旬经历了两次明显的热浪。导致6月热浪加剧的一个关键因素,是西地中海地区创纪录的高海表温度。西地中海地区近年来海表温度持续升高并非孤立事件。这是因为海洋吸收了约90%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热量。尼古拉斯说:“这种高温海水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严峻威胁。去年我们已经观察到全球范围内的珊瑚白化现象,今年的极端海温事件可能导致更多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面临风险。”

当地时间2025年7月8日,美国纽约,气温持续走高,该地区发布高温预警。一群青年在布鲁克林康尼岛海滩上踢足球。

当地时间2025年7月6日,意大利罗马,西班牙广场,在持续的热浪中,人们在巴卡恰喷泉中纳凉,当日气温高达40摄氏度。

当地时间2025年7月8日,韩国首尔松坡区,一名女子走过一个显示水银柱升至日内最高温度37摄氏度的装置。当日,韩国多地发布高温预警。

当地时间2025年7月8日,韩国庆北漆谷郡,受持续高温影响,东明水库水温升高,水面被绿藻覆盖。

当地时间2025年7月1日,美国迈阿密,潜水员在迈阿密海岸附近种植来自洪都拉斯的杂交珊瑚,以帮助珊瑚礁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。

在极地方面,极地变暖速度远快于全球,尤其是北极。这将加剧“北极放大效应”,进而有可能影响高空急流的走向,导致极端天气更加频发。

全球温度升高对格陵兰冰盖影响很大,从而导致潜在的灾难性海平面上升。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,这些冰盖的冰损失量已增加了四倍,目前每年约损失3700亿吨冰。

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,在刚刚过去的6月,北极海冰范围较平均值低6%,是47年卫星记录中6月的第二低值;南极海冰范围较平均值低9%,是有记录以来6月的第三低值。今夏东欧和东南欧地区未来几个月可能面临较高的高温和干旱风险。“随着气候持续变暖,热浪已经成为欧洲夏季的常态。”尼古拉斯表示。

南乔治亚岛附近A23a冰山崩解的画面。南极的研究人员认为,融化的冰山可能会带来积极的环境影响,冰中锁定了大量营养物质,随着冰的融解,可能会在周围海洋中引发海洋生物的大爆发。

专家指出,应对气候变化应聚焦两个关键方向:一是加快减缓措施,从源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;二是强化适应能力,提升社会各领域应对极端天气和长期全球变暖趋势的韧性。

图文来源:新华社、视觉中国

转载请注明来自山西智睿祥新能源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城事·战高温 | 全球热浪提前来袭,气候警钟再响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