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市走高带动银行理财收益冲高6%,上车时机到了吗?

股市走高带动银行理财收益冲高6%,上车时机到了吗?

zdgjhnb666 2025-07-30 好物推荐 3 次浏览 0个评论

  “最近银行理财收益率普遍都在5%以上,甚至在6%以上。”家住北京的投资者张澜近期购买理财时发现,原本收益率只有3%左右的银行理财产品,近期出现了大幅上涨,她趁机把手头20万元闲钱都投进去了。

  贝壳财经记者从各家银行手机App上看到,稳定型的理财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或成立以来的收益率普遍在5%以上;而不少进取型的理财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或成立以来的收益率普遍在6%以上。该收益率普遍大幅高于业绩比较基准。

  有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贝壳财经记者,近期收益率涨势较好的银行理财产品,大部分是含权产品,即产品的底层资产普遍投资了股票等权益类资产。近期虽然债券市场走势不佳,但股市涨势相对较好,也带动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实时收益率。

  根据Wind数据,截至7月30日收盘,上证指数近60日上涨9.03%,深证成指近60日上涨11.12%,形成了一波小牛市。

 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当前是不是“上车”好时机?有分析人士指出,普通投资者切莫盲目投资当前高收益的理财产品,还需充分了解银行理财的投向,并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,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。

  收益率6%以上理财产品涌现含权产品收益率普遍走高

  近期,区间年化收益率在6%以上的理财产品涌现。

  如中邮理财一款短期持有180天的混合类理财产品,自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达到6.73%;光大理财的“阳光橙量赢平衡日开(1年最短持有)”理财产品自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为6.49%。而工银理财一款“全鑫权益鑫尊利科技创新优选定期开放”的混合型理财产品,近3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为17.17%;另有多款理财产品的近三个月的年化收益率达到6%以上。

股市走高带动银行理财收益冲高6%,上车时机到了吗?

  “近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走高,与资本市场走势有密切关系。”有银行理财内部人士指出,产品的业绩走势与上证指数走势高度相关,可以推测出其底层资产中对A股的配置比例不低。

 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,当前区间年化收益率在6%以上的理财产品,底层资产普遍布局了资本市场。如工银理财“全鑫权益鑫尊利科技创新优选定期开放”的混合型理财产品,产品说明书显示股票和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最高可达40%;光大理财“固收+多元”策略的阳光橙安盈增强系列产品则嵌入0-5%权益的头寸。 

  近期,在反内卷、强基建等政策的有力支持下,资本市场信心得到有效加强。

  光大理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,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投资融资综合改革深入推进,A股上市企业质量稳步提升。同时,伴随代表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的上市企业占比不断增加,资本市场上核心资产的吸引力也在持续加大。

  提早布局权益类资产混合类产品占比回升

  “这次银行理财公司普遍提早布局了权益类资产,才能在当前股市起势的时候抓住发展的机遇。”有银行理财内部工作人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,近期银行理财总体规模也持续上涨。

  事实上, 银行理财公司近年来一直摸索资本市场投资策略。根据中国理财网近期发布的《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(2025 年上)》(以下简称报告),截至今年6月末,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.77万亿元,占比为 2.51%,较年初增加0.07个百分点。

  另据数据,今年2季度以来,受资本市场景气度提升、低利率环境下增厚收益诉求增强等因素提振,混合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规模有所修复,其中,混合类较年初增长400亿至7700亿,权益类较年初增长100亿至700亿。后续看,理财提升含权类产品占比是大势所趋,但是过程中也可能会有震荡反复。

  对于布局资本市场和权益类资产,工银理财指出,从银行理财公司的角度看,一方面在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,国家鼓励银行理财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、提升权益投资规模。另一方面,银行理财公司持续提升自身的权益投资能力,特别是在多资产、多策略赛道上充分发挥优势,积极通过打新、定增、红利、REITS等多种方式提升投资收益。比如工银理财率先推出“固收+港股IPO”策略产品,上半年已成功参与、IFBH等港股IPO项目,为投资者提供了“稳健底仓+超额打新”的良好收益。

  面对宏观局势的深刻变化与结构性机遇,光大理财也表示,该公司积极研判形势,坚定加大入市力度,接下来将通过深度参与A股打新、定增投资、可转债投资等方式,为支持资本市场生态建设、助力壮大耐心资本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打开更广阔的有为空间。 

  短期收益率上涨投资含权类理财产品还是好时机?

  含权类理财产品近期年化收益率总体保持较高水平。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目前是否仍是投资这类理财产品的好时机?

  有银行理财内部人士指出,虽然含权理财产品近一个月或三个月的收益非常可观,但如果拉长到一年或者更长周期来看,这些产品的波动仍显著高于纯固收类的理财产品,投资者要想真正实现高收益需要具备较强的投资定力和择时能力。 

  整体来看银行理财客群的风险偏好仍然保持在低位,普益标准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全市场PR1和PR2风险等级的产品合计占到理财产品总规模的96.6%,PR3及以上产品合计占比不足3.5%。

  有银行的理财经理向记者表示,当前各期限银行存款利率已降至1%附近,纯固收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有明显下降,部分追求较高收益的投资者已开始尝试投资含权的理财产品,近期一些长期业绩表现良好的产品出现了资金持续流入的情况。另外,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,今年股市震荡上行、债市高频震荡,股债跷跷板效应比较明显,投资者配置一定比例的含权理财产品,客观上可以在获取稳健收益的基础上,有效增强收益的弹性。

  有专家表示,下半年在资产荒背景下含权“固收+”理财产品的配置价值将进一步凸显,有望成为理财规模的增长点。但他也提示,净值化时代理财产品净值会随着底层资产价格变动,“固收+”产品普遍呈现高波动高收益特征,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、投资周期等因素理性审慎选择匹配的产品,在充分认知风险的前提下获取合理收益。

  此外,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则表示,股市的波动风险依然存在,因此这类理财产品的净值亦可能会随之波动。他建议,投资者一方面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产品,另一方面则可以“见好就收”;也可以投资“目标赢”类的理财产品,通过达到一定目标产品即终止的特征,锁定较高收益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山西智睿祥新能源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股市走高带动银行理财收益冲高6%,上车时机到了吗?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